小暑是夏天重要的節氣之一,到了小暑節氣之后,溫度也會開始變得炎熱起來,那么小暑養生保健注意什么?下面小編將為大家帶來小暑養生知識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小暑過后一段時間就會入伏,按照中國傳統歷法來看,夏至節氣后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最早的伏天是初伏,初伏最早出現是離夏至20天,最晚30天出現,而小暑節氣距離夏至節氣之間只有15天。
小暑養生知識

1.注意心
小暑重養心,紅豆富含鐵質,不僅利水消腫,還非常適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有行氣補血之功效。因天氣原因小暑時期會引起人體內的血壓波動,在床或蹲坐時血壓是較為平穩的,但若起立過快,會導致頭部血壓銳減從而使身體受損。所以在起床、蹲坐起立時不要著急,最好能夠活動一下四肢。不需要時間太長,半分鐘即可,然后慢慢起身。
2.營養均衡莫偏倚
伏夏炎熱,人們往往食欲不佳,故提倡清淡飲食,但清淡不等于絕對的食素,應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建議多吃而不是只吃應季的蔬菜瓜果,提倡低糖、低鹽、低油、高蛋白飲食,以補充高溫汗出過多而低下的人體機能。此外,適量的冷飲有助于防暑降溫,但過食則有害無益,或傷脾礙胃影響食物營養的吸收,或刺激胃腸導致痙攣腹痛。建議將荷葉、茯苓、扁豆、薏米、赤小豆等煲湯或粥,可甜可咸,既可健脾祛濕,又能養胃護腸。

3.小暑運動,少動多靜
提倡“少動多靜”,尤其是老人與小孩,以及體質比較弱的人都應該避免在小暑天氣中做劇烈的運動,這樣子會很大程度得到損害人的陽氣。在清晨或者晚上比較涼爽的時候,可以適當進行小幅度比較緩和的運動,比如打打太極,散步,慢跑這一類的,感覺到出汗就行,沒必要運動到大汗淋漓,這樣子很容易導致脫水狀態、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要注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小暑養生保健注意什么以及小暑養生知識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了解更多相關咨詢,請關注香煙網。